花最少的钱,享受“不打折扣”的生活。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折扣临期商超成为很多人的新宠。不同于线上的购买体验,折扣临期商超更注重线下购买,让消费者能现场选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什么是临期商品呢?通常来说,是指即将临近保质期,但未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商品。在沃尔玛购物广场(加州商业广场店),记者看到超市内设有“临近保质期商品”专柜,提供30多种商品,基本以食品、饮料为主。价格方面,原价331元的菁挚纯净幼儿配方奶粉(3段),在该专柜仅售184元,相当于打5.6折;原价12.8元的茱蒂丝乳酪味威化饼干,仅售6.4元,相当于打5折。而这些临期商品普遍将在今年4月、5月到期。
在深圳龙岗的一家临期生鲜折扣超市里,记者看到,虽然是工作日上午,但是前来购物的消费者着实不少。这家临期生鲜折扣店不提供线上下单,只能线下购买。
线下客流火爆,这家临期生鲜折扣超市的日均销售额翻了好几倍。
由于产品并不固定,很多消费者表示,到临期食品折扣店购买商品有一种拆盲盒的感觉。刘先生几乎每天都会来买饮料,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产品到店。
消费者购买的频次越来越高,一些主打零食饮料的临期食品折扣店因此人流大幅增加,到店人数比之前甚至有了几倍的增长。
商家加速布局 临期食品折扣赛道竞争日益激烈
在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出现之前,国内折扣零售赛道已经有大批企业存在。近期,随着线下客流的不断增加,商家也更加看好临期食品折扣这个赛道,不断加大投入。
陈新林,是一家临期食品折扣品牌的负责人,由于行业热度明显提升,他最近的工作就是在各大商圈里找新店的位置。
某临期食品折扣品牌负责人 陈新林:最近明显能感受到疫情后的人流量恢复了很多,春节前这个商圈只有我们一家线下的零售品牌折扣店,最近这段时间就多了四五家新开的店。
某临期食品折扣品牌华南区域公共事务部经理 万梅:截至目前,已经全国布局了500家门店,其中有50家是疫情之后布局在各个商圈的。今年计划会在全国布局将近500家门店。
某生鲜超市深圳区域运营负责人周男:目前有40家奥莱门店,今年预计开到100家左右,会随着O2O门店和供应链的发展同步进行。
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18亿;预计2023年将突破350亿。在2025年达到401亿。艾媒分析认为,在以往,临期食品都是不被超市重视的。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多数的实体行业都无法正常营业,许多食品也无法出售。这就导致产品链上游出现了货物的积压情况,因此临期产品特卖成为了新的发展商机。所以未来的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还会继续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接受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临期食品也可以与正常的食品一样进行销售,只要做好告知、标注清楚。
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年龄群体是31-40岁的人群(43.7%)、22-30岁的群体(30.8%)。而41-50岁的年龄群体(14.5%)高于21岁及以下的群体(5.4%)。艾媒分析认为,31-40岁群体是家庭收入的主力军,因此对于临期食品的关注度较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
85后市民曾女士住在KKV精致生活集合馆附近,几乎每周她都会去店里逛一两次。有一次,她无意间发现店里推出临期商品,买了几次低至2折的护手霜、洗面奶等,她觉得很划算,品质也不错。之后每次逛,她都会格外留意,看看能否“捡漏”。曾女士说:“花最少的钱,买品质不错的商品,为什么不呢?”
90后戴小姐说,有一回她到超市买饮料,经过临期商品专柜刚好看到她想买的农夫山泉NFC橙汁,特价相当于2折,产品距离保质期还有一周时间。不过,因为马上就要喝并且饮料本来就在保质期内,她并不介意是临期商品。后来,每次逛超市,她都会特意绕到临期商品柜,看看是否有一些高性价比的小零食可以买。
记者注意到,除了线下实体店外,不少线上平台也销售临期商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临期食品消费提示》称,正常情况下临期食品是安全的。在食品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质期内的预包装食品完全可以销售和消费。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按需购买,千万不要因为折扣力度大而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消费者购买临期商品前还应检查产品包装,确保无破损、无胀袋、无漏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临期商品在保质期内并尽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