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进展和经验做法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从现有情况看,各地普遍延长产假30-90天,增加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计划生育家庭权益保障等条款。
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出生人口持续下降
对于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问题,杨金瑞分析,这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具体有:
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同时,生育意愿持续走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此外,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杨金瑞表示。
中国经济之所以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与中国人口基数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始终保持一定的人口基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人口的配套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政策与人口发展形势、与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低生育率,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持久、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这会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城市建设、区域发展等多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层面,我国将会出现如下严峻挑战。
首先是劳动力供给能力下滑,经济增长潜力受到抑制。推动经济发展有科技、劳动力两大因素。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创造力。
但科技与人口有着密切的关联,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科技未能实现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在两国科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拥有更多劳动力,能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的国家,拥有更大的发展动能和潜力。
科技带来的工作效率提升,充足劳动力带来的工作数量提升,是拉动一国经济稳定、持久发展的左膀右臂。更加重要的是,充足的劳动力,意味着稳定、庞大的消费市场,经济活跃度很高。
其次,产业升级、转型压力增大。科技创新、充足劳动力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助力,其中一个坡脚了,就需要另外一个顶起来。这意味着,如果我国还想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产业升级和转型需要加快。
包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随着中国的产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和创新密集型升级,低人口增长很可能并不会带来未来产值增速的下降,反而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低人口增速可能确实会在一些行业,特别是养老、医疗和家政服务业造成局部的劳动力缺口,但政府可以考虑通过补贴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和职业技能,和鼓励企业研究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等方式未雨绸缪,化解潜在的供给不足的问题。
张月友(长江产经智库):低出生率对应的是人口老龄化,低出生率对经济的影响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劳动力资源上。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负担率上升,劳动力会发生短缺,制造业用工成本会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也将受拖累;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生产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产业朝着服务化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将加快;城市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深,将直接给目前正在加速推进的城镇化带来反思。总之,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陈柳(长江产经智库):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农村、小城镇人口的减少,部分城镇和农村区域凋零,这就要求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构建通达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时,应当考虑到中长期我国人口不足以支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城镇化,现在就要更加注意城镇集中和集聚,振兴乡村不是均衡用力,而是要将部分地区较早定位于生态保护区,减少开发,将生产力布局与人口集聚趋势相协调。
颜银根(南京审计大学):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中国工资水平进一步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竞争力大幅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批量退出;抚养比大幅增加,导致中国未来社保基金不足,政府税收可能会加重,导致未来消费水平和创业创新动力不足。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普及力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浓烈的新型人才,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人口净流出区域经济增长愈加乏力。多项数据都表明,我国人口呈现净流出的东三省,经济已低迷多年,而且是“劳动力与资本的同时外流”。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业机会不断减少,悲观情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