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级城市在行政级别上仅次于直辖市,是我国中心城市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带动和辐射作用。2022年,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如何?

通过整理统计了15个副省级城市2022年GDP及增速后发现,目前已有深圳、广州、成都三个副省级城市GDP超过2万亿,比上一年增加一个。从位次变化来看,2022年,武汉三年来首次反超杭州,厦门连超长春和沈阳。

目前,全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广州、武汉、南京、成都、西安、杭州、济南、哈尔滨、沈阳、长春这10个省会城市以及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这5个计划单列市。

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和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稳居GDP前两名。其中,深圳自2012年超过广州后,已连续11年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市GDP为32387.68亿元,同比增长3.3%。

工业是深圳傲视群雄的关键。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万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首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也因此,深圳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双第一”城市,工业第一大市地位更加稳固。增速方面,2022年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高于全国、全省,在一线城市和工业大市中保持领先水

同时,2022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跃居一线城市第一,以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和全省。深圳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增长19.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4%。

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的制造业占比在一线城市中是最高的,这几年深圳一直坚持以工业为立市之本,坚持“制造业当家”。

谭刚分析,深圳的一大优势是能够把创新成果迅速就地变成生产力、变成产业产品、变成市场。深圳在创新链与产业链方面结合得比较好。深圳建立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把深圳最有竞争力的研发成果就地产业化,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延伸做基础研究、攻关,向后延伸做金融支撑服务和人才引进。这个生态链把创新和产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深圳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深圳之后,广州的GDP以28839亿元稳居第二,总量与深圳的差距拉大到了3548.68亿元。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广州多年来首次被重庆超过,位居全国第五。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广州的三产比重较高,去年受疫情影响明显。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今年广州的第三产业会有比较明显的恢复。但广州面临的压力不光是三产的问题,目前广州还需要在新兴制造业发力,要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提升。

位居第三的成都2022年GDP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实现GDP达20817.5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至此,已有3个副省级城市GDP突破了2万亿大关。

年来,成都的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据成都高新区消息,该区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数突破2000家,达到2253家,增长54%;同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创下历史新高,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达到4320余家,增长30.4%。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对整个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很强,其第二产业发展十分突出。相比之下,杭州这些年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口,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成绩较为亮眼。但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进一步保持、发挥优势,怎么样进一步从消费互联网走到工业互联网、进一步推动智能智造的发展,杭州还有不少短板。

“深圳的创新链和产业链齐头并进,创新链又赋能到产业链的发展。”汤海孺说,杭州的创新链走在全国前列,但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度比较弱。因此杭州需要把产业链进一步补足,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更好的对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