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乘联会发布了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创本世纪以来1月乘用车销量增速新低。
乘联会分析认为,受政策退出以及春节假期影响,1月份车市无法实现开门红,但随着近期各地政府刺激消费政策和拉动经济政策的出台,将对2月车市起到极强的拉动作用。2月将是春节后的真正市场启动期,也是疫情三年结束后的市场启动期,因此蛰伏已久的消费市场会折射出巨大的新投资新消费机遇。
2月有20个工作日,同比多4天,有利于产销增量。由于今年春节偏早,形成节后完整产销安排的强大增量因素。 疫情后消费者购新能源车刚需小幅下降,叠加油价不太高,春节后燃油车市场下降的速度会放缓,有望形成较好的开门红增长。相信2月的市场应该明显回暖,节后车市会有一波入门级消费者的购车潮。
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技术应用更加灵活,智能化水平占据领先地位,市场基盘持续扩大,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6%,同比增加3.3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技术路线较为单一,智能化方面一直处于追赶态势,市场份额仅占4.4%,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新势力在1月份呈现疲态,份额13%,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特斯拉在大幅降价后毁誉参半,但零售份额达到8.1%,提升2.6个百分点。
受新能源车国家补贴退出市场影响,各大车企在去年年底曾掀起了一轮涨价潮。而仅时隔一个月不到,多家车企近期宣布针对旗下车型实施“降价”方案。其中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率先大幅降价,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价,虽然又遭到部分刚提车的车主维权,但销量却不受影响。
除了大打“价格战”,在“新四化”的竞争中也愈发白热化。除了新能源车企外,传统车企为了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纷纷加速自己的转型进程,迅速弥补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不足以保持竞争力。随着时间推移,智能化方面的配置将逐渐演变为车辆的“标配”功能,无论是传统车企生产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将智能化作为主打卖点之一。
虽然新能源车型依旧处在上升通道,但随着技术路线日趋成熟、电池及充电的功能性壁垒,且与传统车型的短兵相接,增速或逐渐放缓进入瓶颈期,寻求产品的差异化将是未来打破瓶颈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