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充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提高绿色金融银企对接效率,降低绿色融资成本,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指导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加强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管理委员会等有关单位沟通合作,成功构建“绿色贷款中心”(以下简称“绿贷中心”)一站式绿色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并推动自贸区政府提供专项资金、贴息、担保费补贴等配套支持政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引领效应。

“线上+线下”“政府+银行”,打造一站式绿色金融服务创新新模式。营口片区“绿贷中心”是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指导下,营口市中心支行与营口片区管委会、营口市金融局、银保监会营口分局合作,依托营口市“金小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金小二”平台)和自贸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同搭建的绿色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旨在为营口片区内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企业提供一站式绿色金融服务。

中心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运行。线上利用“金小二”平台开设绿色融资线上入口,提供主体信息发布、信用信息共享、绿色金融产品发布、融资需求对接和统计监测等服务。线下在营口片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线下服务区,由金融机构、不动产登记评估、担保公司共同进驻,统一对外提供绿色金融政策宣传、业务登记和受理服务。经一年多的多方共同努力筹建,2022年2 月8日,营口片区“绿贷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丰富服务内核,降低融资成本,构建绿色融资闭环。一是建立涉企信息整合共享机制。依托营口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金小二”金融服务平台上实现金融监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环保、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将个人或企业登记注册、纳税、污染排放、环境违法、节能减排等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建设。依托“绿贷中心”信息发布功能,加强金融政策、金融服务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促进更多绿色企业“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为企业合理运用金融工具、优化融资结构提供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三是聚焦提升融资对接效率。通过银行、担保、评估公司一站式入驻,有效提升了融资对接效率,为绿色企业提供了便捷金融服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绿贷中心”为紧急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了1.95亿元贷款资金支持,满足了企业迫切的绿色融资需求。

加大金融政策引导,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一是鼓励绿色融资模式创新。引导入驻自贸区的金融机构指定专门团队为绿色企业服务,优化授信审批流程。鼓励担保、保险、供应链金融等各类金融服务开展融资模式创新。对实现融资模式创新的机构,经自贸区管委会认定,优先参与营口市金融创新奖评选,给予政策倾斜与奖励。二是完善地方法人绿色金融评价。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评级考核体系。三是给予再贷款、再贴现支持。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每年单列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共计10亿元,专项用于对发放绿色贷款、提供绿色企业票据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支持。若额度不足,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将增加相应限额。

深化地方政策协同,降低绿色融资成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营口片区“三贷”中心工作领导小组(“首次贷款中心”“绿色贷款中心”“科创贷款中心”),负责统筹协调自贸区“三贷”中心建设。二是设立专项支持资金。营口片区设立“三贷”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自贸区“三贷”中心建设。三是给予财政贴息和担保费补贴。自贸区对实现绿色贷款发放的企业给予0.5%贷款贴息及0.5%担保费补贴。对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的营口综合保税区企业,给予0.7%贷款贴息和5%保费补贴,并将适时推出风险补偿金,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绿色融资风险。

创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地方合力有效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明显。精准黏合绿色融资需求,破解信息分散难题。银行通过查询监管部门共享信息,帮助其对绿色企业进行精准画像,提升交易透明度、精准度。交易双方对一站式金融服务依赖度逐步提高。自营口片区“绿贷中心”启动运行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累计为自贸区企业发放绿色贷款6笔,金额2.0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6.31%。

凝聚绿色金融发展共识,有效带动地方助力绿色金融。自贸区政府对相关贷款按照0.5%的比例给予贷款贴息,共计补贴104万元。入驻商业银行推出更多创新金融产品,促进了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通过支小再贷款对营口银行发放的2笔绿色贷款提供400万元的低成本资金支持。0.43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营口市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0.7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34%。

形成辐射示范效应,“中心”模式在省内遍地开花。沈阳分行联合八部门出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将营口片区“绿贷中心”建设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目前,陆续有11个地市结合当地实际设立了“首贷中心”或“绿贷中心”,将对后续辽宁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