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16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论坛暨成都市双流区新型农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发布会在双流区永安镇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隆重召开。此次活动由双流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国资金融局、人民银行双流支行、区农业农村局、永安镇人民政府、成都金控征信公司承办,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道)、金融机构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双流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毛军致辞,人民银行双流支行行长作主题发言,成都金控征信公司现场讲解双流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邀请了相关专家教授现场进行指导交流。人民银行双流支行与永安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双向赋能示范项目共建协议》,成都空港科创集团与成都金控征信公司签订了《双流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合作协议》,推进构建信用体系长效运行机制,将建设成效进一步落地到农业经营主体和智慧农业场景。

双流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委员会印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建立起“政府搭台、人民银行牵头、专业学术机构加持、专业征信机构运维、村级金融服务站落地、金融机构融入”的全方位工作格局,着力构建了一套精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指标采集及关联验证机制、信用成果多元转化机制、数字化双向赋能与动态升级机制的“1+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创新建设模式,积极打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双流样板”,力争为落实成都推进新一轮国家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双流经验”。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本次发布活动为契机,做好金融支持春耕备耕服务,助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夺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构建了产业为核运用为主的信用建设新路径。双流区从信用指标体系构建开始,即立足本地区农业产业链及关键主体发展特点,并充分吸取金融机构内部信用评价指标,围绕农业产业分类制定信用评价指标,体现信用建设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始终以信用成果实现运用为目标,尊重不同银行的风控差异,不采取“一刀切”的分级模式。指导银行机构或依托信用评价体系开发专属创新金融产品,或优化突破其固有产品和服务模式,力求推动信用成果在多家银行的多元应用模式落地,真实体现信用体系从建设到运用的流程闭环。辖区7家银行制定了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切实体现差异化支持措施。农业银行双流支行、农商银行双流支行、双流诚民村镇银行将分别针对双流入库主体专属开发定制优惠金融产品特种贷、兴农贷、诚农贷,这些产品充分运用数据库评分结果,有效降低信贷准入条件,提升信贷额度,下调利率水平,缩短审批时限,运用3款专属金融产品已实现首批贷款发放84笔3260万元。

深化了“线上+线下”农村金融服务机制。2014年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成功构建了“农贷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和村级金融服务站“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此次双流区在成都“农贷通”平台升级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一个平台两个库,统一入口,共建共享”,并可与四川“天府信用通”平台对接联通,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平台服务本地农业主体的能力。同时,充分依托村级金融服务站,在信息采集更新、融资对接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高效完成了首批600余户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采集及模型评分,针对首批有资金需求的入库主体,已对接发放贷款9000余万元 ,平均利率较同类贷款利率下降0.54个百分点。

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双向赋能。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双向赋能。双流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可支撑政策分析、行业监管、金融服务等多种运用,可为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经营主体的精准培育提供依据。并通过与永安镇为代表的区域相关智慧农业平台融合推进,积极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双向赋能示范经验。同时,通过对基本实现数字化的经营主体匹配更为便捷优惠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引导经营主体主动进行数字化升级,助推数字农业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