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存款利率比3年更低?

5年期存款利率虽然比三年更低,但很多人都觉得5年期的比较值得,但也未必有好处就有坏处。在银行存定期存款时,利率一般来说都是存的时间越长就会越高,获得收益也会越多,但有些银行5年期的利率,也不一定能够比得过三年期的。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5年期的存款利率确实会比三年更低,其实像5年期的存款期限就会更长一些,都是有着期限的,不到时间是没办法取出,因此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定期存款是属于固定利率的产品,利率是不会变的,在最开始制定时,银行锁定的5年期利率就会比三年的更低一些,也是在为了以后的存款利率可能会下降做考虑,其实总的来看,谁不确定利息到底什么时候会下降,三年期要比五年期更加划算些。

为什么银行存款会出现利率倒挂的现象?

其实这只不多是银行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定价而已,以前很多银行的5年期利率之所以比三年期更高,因为5年期存款能给银行带来更大收益。

但是从2015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已经没有限制,各大银行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对存款进行定价,如果比较缺存款,他们就会提高存款利率,而且为了长期留存客户,有些银行5年期存款就给出更高的利率,以此来吸引客户长期存款。

另外,以前各大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之所以比3年期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的长期贷款占比比较大,尤其是房贷的占比比较高,一些大银行房贷占信贷余额的比重都可以达到40%以上。

而房贷最少期限基本都是在5年以上,大多期限都是在20年以上,这样银行的长期存款就可以得到匹配。

但是最两年时间,银行存贷款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5年期存款明显不太划算,所以各大银行都不太乐意吸收5年定期存款,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流动增加。

两年时间整体市场比较宽松,尤其是在央行连续多次降准之后,银行的流动增加更加明显,银行资金变得宽裕之后,他们对存款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所以最两年时间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下降是比较明显的。

第二、居民存款增加。

央行降准已经让银行的资金面变得更加充裕,而最两年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社会投资减少,再加上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经常暴雷(尤其是跟房地产有关的理财产品),所以很多人都不敢随便投资或者购买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很多居民都是更倾向于把钱放在银行安安稳稳的拿利息,结果银行的存款增速也比较快。

比如2022年1月至5月,我国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6%,这进一步缓解银行存款压力,银行对存款的需求也没有以前那么迫切了,这时候很多银行都不太乐意推出利率更高的5年期存款。

第三、长期贷款需求减少。

银行吸收存款大部分都会转化为贷款,从中赚取利差,以前在房地产行业比较火热的时候,市场对长期贷款的需求比较旺盛,不论是开发商贷款还是居民按揭贷款需求量都比较大,所以银行愿意以更高的利率来吸收长期存款,尤其是5年期存款。

但是最两年房地产行业表现低迷,不论是开发贷还是按揭贷款需求增速都开始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在长期贷款需求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如果银行大量吸收5年期限的长期存款可能找不到匹配的资产,到时存款的利用效率就会降低,进而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

综合以上三点因素,吸收5年期存款对银行没有多大好处,尤其是对那些实行FTP定价的银行来说,支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吸收存款利率和总行FTP的差价,而目前很多银行5年期的FTP价格都可能比3年低,这时候如果支行以更高的利息吸收5年存款,他们获得的收益比3年期更少,那就不划算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