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待补镇海拔高、土壤贫瘠,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因无突出产业,2004年以前90%的人口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下。“好个野马川,水冷海子宽,吃的麻洋芋,披的烂毡衫。”这曾经是待补镇贫困落后现状的真实描写,也是过去挂在当地人嘴上的一句民间谚语。

近些年来的待补镇,依托“气候短板也能转变为发展动能”的新思路,利用干湿季节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瞄准上“世界上少有的优质草莓最佳生产区域”的先天优势,开启了大力发展夏季草莓产业的道路,并把这一产业发展成为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柱。“现在的待补山,喝着瓶子酒,穿着羊毛衫。”这同样是脱贫后待补镇的真实描写,也是现在挂在当地人嘴上的一句民间谚语。

发展夏季草莓产业,真正体现了类似待补镇这样的贫困山区依靠一个产业活,实现增收致富路子宽的现代化乡镇加速发展逆袭的缩影。到目前,待补镇夏季草莓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余亩发展到5万亩,年产量9万吨,年产值达11亿元,占全国夏季草莓市场份额的80%;带动就业1.8万余人,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68万元,同比增长19.6%。同时,2019年待补镇已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夏季草莓)示范村镇 。

在这个贫困乡镇实现逆袭的过程中,金融“贷”肥夏季草莓种植沃土与“贷”甜贫困山区农户日子的重要作用非常突出。

待补镇早期主要以种植玛咖、百合等农作物为主,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玛咖对土地养分吸收力极强,收获一季土地需休养约5年,使得高寒贫瘠土壤的情况更重。所以,在开启发展夏季草莓产业道路时,如何把高寒贫瘠土壤转化为适宜种植夏季草莓的“沃土”就成为首要问题。针对此,从2010年下半年到2012年,会泽农商银行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生态化”的标准,自主申报与下沉调研相结合,为有意愿发展种植的群众累计发放5000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为夏季草莓这一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种植沃土。

有了坚实的种植沃土,还得让外出务工的乡民坚定意愿留在“家门口”劳动致富。为此,会泽农商银行通过优化贷款政策,围绕“党建+产业/龙头/群众”多维度模式,对有意愿贷款发展夏季草莓产业的企业和个人“亮起绿灯”,加大贷款支持力度,持续“贷”甜贫困山区农户日子,仅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的草莓产业贷款为1300笔,金额1.23亿元。

云南沅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被“贷”的一个典型个例。该公司是地方一家“市级龙头企业”,专门从事草莓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带动周边120多个合作社种植草莓2万多亩,其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常年用工120余人,6月至9月采摘高峰期日均用工1000多人。2022年,受疫情影响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会泽农商银行待补支行按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关政策,主动上前、热情服务,对其发放200万元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二年期,年利率5.2%,有效缓解其经营压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