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以大连市为例,近年来虽持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但老龄人口基数较大,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为养老产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释放养老产业的巨大潜力。

但是在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资料图】

社会资本欠缺,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目前大连市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有政府支持,收费偏低,床位基本呈现饱和状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没有太多政府补贴资金,多为发起人自行融资、自负盈亏,收费偏高,床位大多有空缺,面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社会资本关注度低的难题。与此同时,大连市社会养老需求却在持续走高,养老产业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信贷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企业融资难。养老产业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偏长。据调查,养老服务机构投资通常高达上千万元,投资回收周期一般在十年以上,获得信贷能力偏低,商业银行审批此类授信时通常较为审慎。此外,养老产业投资回报率不高。由于养老服务企业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经营利润通常不高,盈利能力不被看好,商业银行虽然会给养老服务企业融资,但大多出于公益和落实政府政策目的,自身没有充足的动力去助力养老服务企业发展。以金普新区为例,截至2022年3月末,全区养老产业信贷余额不足信贷总量的1%。

金融产品不够丰富,金融对养老产业渗透力不强。从对基层的调研可以看出,商业银行普遍未建立完善的养老金融业务体系,也未成立专门针对老年金融服务的部门,仅有半数商业银行开办养老金融业务,并且大部分是针对个人客户。老年医疗、老年旅游、医养结合类等消费领域信贷产品在辖区几乎处于空缺状态,以养老产业为目标客户的专属产品和服务更是凤毛麟角,养老产业金融产品服务特色不足,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度不够。

金融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合力尚未形成。养老产业服务政策执行尚未到位。近年来,国家关于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政策尚未连贯配套。对政策实施的跟踪、问效和评估不够,导致相关项目推进难以落地,不利于真正发挥政策的实际作用。

尚未建立有效的养老产业信贷风险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相关部门尚未建立有效的养老产业财税引导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商业银行也未制定有关养老产业的营销激励方案。养老服务机构经营利润较低、不可预测经营风险较大等情况,制约了商业银行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投入。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认为,做好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发挥商业银行信贷主渠道作用。制定专项养老产业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养老项目融资服务对接机制,根据当地养老产业的实际情况,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改造、养老社区建设改造、医养结合项目等养老产业创新项目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保障养老服务业信贷资金供给。制定灵活的抵押担保条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养老产业担保方式创新力度,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股权、收益权以及其他合规财产权利质押融资服务。规范并简化养老服务产业信贷审批流程。加快健全专业化的授信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机构信贷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效率。

支持养老企业多元化融资,助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上市融资。引导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通过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以及中小企业私募债,提升其自主融资能力。加快形成养老产业金融“资本圈”。支持金融租赁、信托、融资担保机构等与养老产业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养老产业融资担保合作机制,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支持多渠道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在政府财政投入公益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吸引保险公司、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多方参与,形成多元融资、多元投资的养老产业筹资格局。

创新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培育发展养老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探索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专门组建养老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增强金融服务养老产业的能力。量身定制养老金融产品,针对养老金生命周期、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等特点,研发符合老年群体需求的储蓄类产品,同时关注低龄老人在健身、旅游、康复保养等多领域消费的新特征,丰富个人养老消费贷款产品。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鼓励商业银行硬件环境适老改造和软件服务升级,在老年客户集中区域适当增加物理营业网点,通过设置无障碍通道、开设爱心窗口和“银发服务驿站”等便民服务,为老年客户提供便利。

加强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探索发展协同助老服务模式。一方面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与业务指导,结合本地养老产业发展实际,从融资、税收、土地、审批等方面,给予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确保激励和扶持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加强对养老产业的财政支持,对养老服务业项目贷款给予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财政奖励等政策支持,通过政府担保基金、政策性担保机构等方式加大增信支持力度,帮助商业银行分散风险,放大财政支持对养老产业信贷的正向激励作用;此外,还应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民政部门养老服务机构信息管理,制定并定期完善养老服务机构指导目录,定期梳理、发布优质养老产业项目、机构名单,为商业银行提供信息服务,形成民政部门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凝聚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合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