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风清日朗,绿意盎然。地处伏牛山边沿的河南省内乡县瓦亭镇药山村山坡上的金银花种植园里,一片繁忙景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一茬花摘下来,得有500多斤,能卖5000多元钱,这是今年的第三茬花,前两茬花已经卖了6000多元。”药山村村民魏家和丝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在他身后的山坡上是枝繁叶茂的金银花和30多名忙碌摘花的远近乡邻。
山坡的另一侧,村民张书雨夫妇也带着20多名村民,在自家近10亩的金银花园里收摘花朵。
今年雨水丰沛,气候适宜,金银花长势特别好,而且价格也比较高,刚摘的鲜花不出地头每斤就能轻松卖到9元。
但在几年前,同样面对这块土地,魏家和、张书雨的心里却满是无奈。
原来,他们与众多拥有山坡地的村民一样,种的庄稼每年都会遭受野猪侵害,往往一夜之间整块地的红薯、玉米就所剩无几。
2017年,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驻村工作队进驻药山村。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经过多次调研走访和分析研判,他们认为,在当地种植野猪不侵害的金银花品种,且依托当地龙头加工企业福森药业实现产销对接,不仅能大幅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带动留守村民就近务工,从而产生一举多赢的良好效应。
为打消村民疑虑,驻村工作队多次带领村民到福森药业参观学习,邀请技术人员现场培训指导,并与村干部一起在村民中讲解宣传。2018年,魏家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种了10亩金银花,从2020年起,效益显现并逐年提升。2022年,在当地出现旱灾的情况下,他种植的30亩金银花亩均纯收入达2200元,较当地同期其他作物每亩高出1200元。按照目前产价齐优的情况,种植户们普遍预计,2023年金银花亩均纯收益不会低于4000元。
身教强过言传,实效胜于宣传。在看到种植金银花的可观效益后,药山村村民纷纷动了心。驻村工作队及时跟进,协助村两委制定了村金银花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以点带面、连片发展”的思路,推动这一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村里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由最初的10余亩扩大到50余亩。村里4家种植大户表示,将在今年年底新增种植面积100亩。
交谈中,魏家和随手打开了手边的笔记本:蔡玉凤,19.4斤,98元;刘红彦,19斤,95元;赵雪兰15斤,75元……他的账本上是每天采摘工的人员工作量和薪酬发放清单,也是他本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单。每茬花的采摘周期为2天左右,按照每摘1斤花给摘花工5元的计酬标准,魏家和一茬花大约要支出近4000元的劳务费,而张书雨每天支出的劳务费也有1000多元。在5月至9月长达5个月左右的采摘期中,盛花期第二至三天就要进行一茬采摘。粗算下来,2家种植户大约要向50余人的摘花工支付20余万元的劳务费,人均达到4000元。
这种即劳即付的模式,对于四邻八乡的村民们来说,无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留守在家的村民,基本上是中年妇女和老人、小孩,中年妇女在操持家务的同时,还承担着照看老人、小孩的任务。到就近的山地采摘金银花,不仅能增加收入贴补家用,而且基本对操持家务没有影响。而对于需要大量人手的魏家和等种植户来讲,周边的中老年群体成为他们摘花的主力军。金银花的大片种植,有效激活了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
内乡县副县长、瓦亭镇党委书记王锦瑾向记者表示,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驻村工作队扎根药山,推动当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壮大金银花产业,提高了农民收益,增加了农民就业,为助力药山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值得肯定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