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江苏网讯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今年“五一”假期,各大知名博物馆人潮涌动,一些小型博物馆也迎来参观热潮。在“博物馆之城”南京,不少文博爱好者参观过南京博物院后,还会抽空到励志社博物馆、老字号博物馆去逛一逛;有游客在走街串巷时,不经意间走进石头城社区历史文化馆等微型博物馆,领略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数量众多的小型博物馆,因更加贴近生活,让人倍感亲切。发掘小型博物馆的特色优势,让“家门口的博物馆”串珠成链,更多的文博元素将为美好生活添彩。
不过,并非每一个小型博物馆都能“被看见”。小型博物馆的馆藏比不上大馆,对观众吸引力不够强。长期以来,由于经费、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因素,许多小型博物馆发展受限,甚至面临生存危机,有的沦为文物仓库。一些独特的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浪费了文博资源;一些地方也错失将文化阵地深入到基层一线的机会,没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型博物馆如何“活”起来?重点是改变办馆理念,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小型博物馆往往聚焦小主题,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观众逛起来也比较轻松,从而在传承记忆、文化教育、培养兴趣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它们有的彰显地方特色,有的聚焦行业变迁,有的讲述社区沿革,有的展示小众爱好,要走一条差异化、个性化路线。博物馆的意义,就是物与人的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倘若办馆时重主题、轻观众,只会在孤芳自赏中失去活力。比如,研学旅行方兴未艾,然而兰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全国范围内76%的博物馆既没有儿童展览,也没有教育服务。如此一来,怎能抓住机会打好“翻身仗”?
博物馆有没有主动适应观众需求,结果大不一样。曾经资金紧张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在举办了“云朵上的故事大会”等儿童观展活动后,成为当地中学的社会实践基地,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极大改善了经营状况。有的博物馆则迎合老年人的需求,如广州绢麻社区博物馆,不仅注重保留让老职工“老有所忆”的物件,还开设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养”。小型博物馆就在群众身边,更应在亲民、实用上多下功夫,让学校、社区有效利用场馆资源,培养居民日常进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