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藤条在他们手中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个个藤椅的雏形便显现出来。近日,记者走进鄄城县临濮镇南街村路顺编藤加工车间,气枪声不绝于耳,10多名工人正有序地进行着藤编加工。
路顺编藤加工车间负责人孟路顺刚从编制户家中回来,他开的三轮车上装满了收集来的藤编加工品。“这些是不方便来车间的村民拿家走做的,做好后,我上门收回来。”孟路顺一边卸车一边对记者说。
孟路顺1988年出生,别看他年龄不大,却踏实能干。虽然加工车间越做越大,但他依旧和工人一起干活。这几年,孟路顺通过自身努力创办路顺编藤加工,成了镇里出了名的返乡创业青年。
孟路顺告诉记者,之前他一直在外地打工,虽然待遇丰厚,也能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始终认为,外面再好也不如家。2015年,孟路顺结束了在外地漂泊的生活,回到了家乡,准备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回到家乡后,孟路顺便四处找寻适合在农村发展的项目,最终,他锁定了藤编加工。
“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藤编加工简单易学,他们都能跟着一起做。”孟路顺说。
说干就干。孟路顺首先自己学会了藤编加工技术,然后在自己家中成立了加工作坊,一开始,加上孟路顺只有4个人。随着学会藤编加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家中小作坊已无法满足加工需求。
“那时候村里刚好建成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我就租赁了扶贫车间,把小作坊搬到了那里,然后以我的名字命名为路顺编藤加工车间。”孟路顺说。
场地大了,前来从事藤编加工的村民越来越多。有些距离车间比较远的村民,或者不方便来车间的老人,孟路顺就让他们拿到家中去做,做好后,他统一回收,这样一来,孟路顺便带动了周边100余人就业。
牛庄村的牛传鹏夫妇,今年均已70多岁了,从2015年起就跟着孟路顺从事藤编加工。由于两位老人来往车间不方便,孟路顺就把编制材料送到他们家中,编好后再去收回。两位老人足不出户每个月就能赚到2000多元的加工费,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老人心中满满的幸福感。
随着业务的扩大,2020年,在临濮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孟路顺租用了南街村集体闲置土地,建设了一个500多平方米的车间,这让他对今后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到700多平方米的车间,从四五个工人到100多名工人,这期间孟路顺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但是,能在家门口创业,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致富,孟路顺认为这一切都值得。
近年来,在临濮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他们发挥特长优势,赋能家乡高质量发展,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诸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景。
记者焦同帅通讯员刘永霞许志浩
(文章来源:菏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