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发挥期货市场在服务乡村振兴、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商所3月7日发布通知,今年将继续开展以“保险+期货”为核心模式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下称“农保计划”)项目,并公布了第一期项目类型。

据悉,去年的农保计划以重点服务国家农业战略、兼顾地方区域发展为核心,共开展项目362 个,服务农户15.7万户,覆盖现货197万吨,62.6%的项目自筹比率为历年最高。总体来看,全年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在服务国家大豆扩种工程、提升生猪期货市场认可度和助力重点地区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大商所根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等要求,按照“灵活自主可控,激发市场动能”“多方联动赋能,形成发展合力”等原则,对农保计划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升级。今年的农保计划分为两期,其中一期项目包含两类,分别为饲料养殖专项项目和“银期保”大豆种收专项项目。

具体来看,饲料养殖专项项目的保障标的为生猪、蛋鸡、猪饲料,相应涉及的期货品种为生猪、鸡蛋、玉米和豆粕,采取的是成熟的“保险+期货”价格保险模式,全国范围内均可开展。此外,饲料养殖专项在项目时间上设置了较高的灵活度。其中,鸡蛋和猪饲料项目的可选运行周期为1至6个整月,生猪项目的可选运行周期为2至6个整月,期货公司可以结合市场价格走势等因素,在年底前的每周提交立项申请,以随时随地满足农户投保需求,更加灵活、自主地开展项目。

“银期保”大豆种收专项项目采取的是“龙头企业+银行+保险+期货”的模式。该模式是基于“保险+期货”收入保险的全面升级,首次系统性引入龙头企业和银行参与,旨在进一步帮助种植户解决融资难和售粮难的问题,进而更好服务大豆扩种。

据了解,该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依靠龙头企业远期收购订单和收入保险,在备耕期提前确定预期收入,为银行贷款提供标准。如此,投保主体不仅能够在备耕期提前锁定最低收益、确保大豆“卖得出去”,还能高效便捷地获得信贷支持,为大豆扩种提供资金保障。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易所将在结项后根据验收情况确定支持对象及资金,并通过减收申请主体交易手续费的形式落实。饲料养殖专项中,交易所将对单个项目给予不超过保费总额50%的支持。对于在52个原挂牌督战国家级贫困县及贵州等地开展的项目还将进一步提高支持强度,最高支持上限可达70%。“银期保”大豆种收专项中,交易所对单个项目的支持总额不超过500万元,包含收入保险的保费成本和龙头企业提供二次点价机会所需的风险管理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