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行襄阳市中支坚持“三个并举”,下好“三招棋”,促进辖内金融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38.07亿元,比年初增加361.57亿元,同比增长15.17%;不良贷款率稳步下降,金融运行整体安全稳健。


(资料图片)

宣教并举,下好“先手棋”

为不断提高群众的金融素养和金融风险意识,今年以来,人行襄阳市中支坚持多方协同、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并行,构建纵横交织、全面覆盖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体系。

该中支联合襄阳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门,加强金融宣传协同。今年以来,各部门群策群力,推进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宣传网络,围绕春节、金融知识宣传月、存款保险宣传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征信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十周年等重要时点,联合开展金融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网点、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等“七进”活动。期间,人行襄阳市中支联合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开展社区网格员金融知识专题培训,达到“培训一人,守护万家”的效果。共同举办全市防范金融风险短视频征集大赛,评选出《守住钱袋子,护好你我幸福家》等获奖视频11个。

该中支探索金融机构网点宣传标准化,提升金融宣传质效。组织金融机构建立“五个常年”的常态化宣传标准,即网点宣传常年开展、宣讲人员常年在岗、宣传资料常年发放、宣传标语常年滚播、宣传信息常年推送。指导31家银行机构将存款保险宣传嵌入客户业务回执信息,提示群众认准存款保险标识,保护资金安全。指导农行樊城支行将营业大厅打造成集“业务服务+金融历史陈列馆+现代金融宣教中心+便民驿站”于一体的多功能宣传阵地,常态化向往来人群宣传金融知识。该网点功能齐全、覆盖面广,全年对外服务天数约316天,接待群众数量约900人次/月,被命名为湖北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

惩治并举,下好“关键棋”

为遏制不法金融行为伤民,今年以来,人行襄阳市中支会同襄阳市公安、司法以及金融监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着重开展反洗钱、打击电信诈骗、打击地下钱庄等专项治理,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该中支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不法金融行为的查处,提升惩治威慑力。近日,人行襄阳市中支通过监测,发现湖北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发布非法金融广告,并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人行襄阳市中支第一时间向襄阳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线索,联合当地公安、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调查,迅速查处案件,关闭不法分子实体经营门店3个,及时铲除损害群众利益的“毒瘤”。

该中支推动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提升不法金融行为治理合力。今年以来,进一步强化地方法人银行监管协作机制,反洗钱“检察官助理”机制,着力推动构建警银汇联系机制。围绕反洗钱、反假币和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等,畅通线索移送机制、联合查办机制、联合督办机制,共同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地方经济安全。

近日,人行襄阳市中支通过反洗钱协查、线索分析、研判案情等方式,协助老河口市检察院完善某贩卖毒品和洗钱案件的证据链条。该案经法院审判并后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罪和洗钱罪,成为该县首个以洗钱罪判决的案件。

防化并举,下好“制胜棋”

为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今年以来,人行襄阳市中支着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机制,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走访督导、合力化险等措施,推动辖内金融业稳健发展。

该中支开展常态化监测和排查,前瞻性防控风险。今年以来,建立了金融稳健性月度监测机制,优化监测内容和方式,确保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通过发布风险提示、现场走访、专项督导等方式,加强苗头性问题防范。上半年,对辖内银行业机构开展走访、调研、督办39家(次),对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开展稳健性评估2家(次),发布规范业务运营的相关提示14次,有效提升“治未病”能力。

该中支探索多样化路径,有针对性地化解风险。抓住《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出台的契机,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预测预评和压力测试,针对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一行一策”制定工作方案。鼓励银行机构按照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原则,主动压降风险。在人行襄阳市中支的指导下,南漳农商银行与某集团签署《化解不良贷款债权转让合作协议》,通过债权转让模式清收化解风险贷款1.6亿元,助推政银企多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