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竹竿当桨,脚踩楠竹为舟,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近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湘江河,红花岗区独竹漂协会的成员们在水面“踏竹起舞”,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
(资料图)
独竹漂发源于黔北赤水河流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以前是当地人们通行水路的一种交通方式,现今已演变为群众的娱乐活动和比赛项目。
独竹漂俗称“划竹竿”,表演者站在一根楠竹上,以小竹竿当桨,在水上划行,颇有“一苇渡江”之感,被誉为“中华一绝”。
赤水河上杨柳的古装戏表演
贵州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但是赤水流域楠竹生长茂盛,竹子便成为了赤水两岸先民的水上交通工具。当地居民为了方便出行和外出赶集,常常顺手在河边砍下竹子,划着竹子漂流而下。楠木是建筑宫殿的上好木材,秦汉以来,朝廷在贵州地区采办珍贵的楠木,水运是当地运送木材的重要方式。因为水中抱着木材,无法掌握方向,因此送木人会坐在木头上,有的甚至直接站在木头上漂流。加之放排过程中,时有木头漂散在河面上,为了追逐飘散的木材,当地居民练就了划独木的技能,被叫做“独木漂”,后来因为当地楠竹在水中的浮力更好,因此有了现在的“独竹漂”。
水上舞龙独竹漂
中华一绝的独竹漂
被誉为“中华一绝、世界独有”的水上表演项目,人们习惯地叫它为“独竹漂”,又有人说它是“水上芭蕾”,这个项目也赢得了来此观看的中外游客的赞誉。
独竹漂,是生活在赤水河畔的人们从长年累月的劳动生产中提炼出来的,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发展演变而成的原生态体育活动。
赤水河畔的楠竹是最好的独竹漂工具,不仅粗细均匀,而且承重量大。一根竹子可承重60公斤左右,最多的可承重75公斤。这可能也是独竹漂运动产生于赤水流域,并兴盛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独竹漂运动中,依靠细竹竿的划动实现水上漂行,并在漂行中做各种动作。不仅有列队、方阵的变化,还可实现倒退、转身、绕弯、换竿,以及“金鸡独立”“劈腿漂”“翘竿漂”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尽管水中的竹竿非常湿滑,但是漂手们漂行水上却如履平地。
练习独竹漂不但能锻炼人们水上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还能激发人们拼搏的精神。所以,独竹漂无论从它的独特性、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还是竞技性等多方面评价,都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质;无论作为推广旅游表演,还是发展竞技比赛,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双人技巧
来源:综合新华社、中国周刊
编辑:胥兵
责编:段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