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未来在中国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于可以说无论从事哪行哪业,在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它都是一个必须直接或者间接要打交道的行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8日表示。

贺克斌是在当日举办的第六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贺克斌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有133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全球83%的排放,91%的GDP以及80%的人口被净零排放目标所覆盖。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全球各个居住地区,伴随着一系列天气、气候的极端变化,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升温。


(相关资料图)

贺克斌表示,高温的威胁已经来到中国。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2022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中国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河北、陕西、四川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

“这些极端气象事件直接在冲击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应急管理部列出的2021年造成经济损失的十大自然灾害中气象占了八个。”贺克斌说,未来气候的不确定性会给水稻、大豆、咖啡、可可等大宗食品带来减产冲击,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贺克斌表示,全球已达成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一系列国际法律文本,标志性的有1992年的气候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和2015年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在贺克斌看来,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多层面战略意义。一是气侯履约,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说到做到;二是关乎到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竞争;三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加快美丽中国建设。但这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能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未来实现碳中和。

“国际能源署专门做过一个分析,如果仅仅从资源量的角度来看,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足以支撑世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贺克斌表示,比起化石能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全球各国都不同程度拥有风、光资源。所以从资源支撑的角度,各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里都有机会“风光”。

“但谁能更好地‘风光’更早‘风光’,取决于谁能抢先建成大规模、稳定的去使用新能源的技术体系。”贺克斌认为,目前全球正在进入颠覆性转变时代,世界经济从过去对能源的资源依赖逐渐走向对能源的技术依赖。

贺克斌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世界大部分头部企业已宣布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目标,并且该目标基本都早于总部所在国所宣布的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年;另一方面,全球气候投融资快速增长,2021年与2020年相比,全球的能源转型投资总额、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涨幅分别超50%和100%。“从头部企业、投资界动作来看,碳中和不仅仅是签约履约,更重要的是新一轮产业竞争,我们一定要形成产业竞争的推动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