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省市已成立‘治未病’中心,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纳入体检范畴。建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治未病’中心的建设,扩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应用范围。”针对当前亚健康发展趋势越来越年轻化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日益增多。数据显示,我国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相关科研单位对10所高等院校开展的样本为9138例的亚健康状态调研表明,学生亚健康人群占比69.7%,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

吴相君表示,当前,亚健康状态呈现普遍、年轻化的发展态势;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吴相君指出,中医学“治未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防治亚健康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对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吴相君表示,亚健康状态是慢性病前期的重要表现。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没有明显的体检指标异常,不易引起重视,但体内已逐渐出现了病理改变,为疾病发生埋下隐患。研究表明,从出现头昏、心悸、胸闷等亚健康症状开始,就进入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潜病期”。7-10年后,约85%的人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也是如此。慢病约占疾病死亡率的86%、占疾病负担的7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对此,吴相君建议道,第一,加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在体检中的应用。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人体体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种体质差异是疾病失调的内在依据。体检中使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对于常规体检无异常者实施体质分类,建立“检辨结合”的健康体检方式,促使体检者的亚健康状态、健康风险检出率有效提高,实现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

第二,加强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管理中的应用。中医药干预亚健康,需要坚持食养与药调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加强传统养生药膳配方的挖掘、整理,根据不同体质制订有针对性、合理的食养方案,加大科普推广力度,推动食养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二是鼓励企业、医疗机构、高校等开发具有中医理论支持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展科学评估和示范推广,推进成果转化,特别是针对过早衰老、疲劳、睡眠障碍等亚健康常见状态,探索建立治未病诊疗方案。

第三,加强中医药在慢性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一是对于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疗效确切的创新中药,畅通申报渠道,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二是将有国内权威指南共识推荐的优势品种,加强在慢性病中的临床应用,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慢病治疗。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