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江苏盱眙农商银行聚焦发展“风向标”,深耕普惠金融市场,突出做小做散导向,以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错位发展之路,不断筑高业务的护城墙、夯实业务的基本盘、提升业务的增长极,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盱眙大大小小共有15家金融机构,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稳住业务发展基本盘,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走零售转型之路,不断做大客户基数。”盱眙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开门见山地说道。

自2021年首提“零售转型再升级”以来,该行连续三年将推进零售业务转型作为“做小做散”战略落地的关键抓手,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系统研究,做出科学、可持续战略规划,推动全行上下就零售业务转型愿景、目标和路径达成充分共识,集合全行力量齐心协力推进。先后推出了“整村授信倍增、整村授信突围”两项活动,目的就是在过往“整村授信”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就村抓村”的传统工作方式,围绕农村、城区市民、外出务工以及实体企业四类群体进行走访,整体授信面达89.9%,累计新增实体信贷客户数13258户,年均增长20.77%。

对此,有人形象地比喻,在盱眙农商银行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零售业务再升级”是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这一“扳”下去,让盱眙农商银行换道飞驰,驶向更远的远方。

在全力做好信贷服务的同时,该行突出以客户为中心,从服务功能与服务环境双向发力,以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客户满意度与获得感,积极顺应客户对美好金融的向往。

“现在盱眙农商银行的服务也太强大了,查询户口本都不用去派出所,直接在银行就能现场查。这个机器居然能查140多项政务通办事项,以后查询东西守着农商银行就行啦,实在太便利了。”在江苏盱眙农商银行营业部“农商•苏服办”专柜,陈先生高兴地说。

这仅仅是该行打造“金融+政务、民生”便民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通过与吃住行、游购娱、医学养等场景化平台对接,整合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将银行金融服务嵌入政务、民生、消费场景。在江苏省农信联社的帮助下,先后落地“15分钟医保服务圈、农商苏服办、社保卡一卡通、企业开办一件事”等一系列政务、民生项目落地,构建起由3家医保服务点、6家社保就近办服务点、12家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点、105台STM为主体的高效便捷服务支撑体系,有力促进社保卡业务不断攀升,有力夯实扩大巩固客群基础。截至5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社保卡存量76.42万张,覆盖全县户籍人口97.24%,社保卡激活率71.63%,三代社保卡占全县各发卡金融机构发放第三代社保卡总量的95%以上,沉淀资金在23.97亿元,占全行储蓄存款比例11.18%。

抓数字经济、数字化改革就是抓未来、抓发展。该行坚持以数字引航,致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让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群众更满意、发展更有质效。

为全力当好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排头兵”,提前谋划掌握重新洗牌、抢占机遇的重要时机。该行以专班制推进,配套开展专项竞赛活动,并结合盱眙国际龙虾节举办契机,全面推进存量商户升级改造工作,打通商户数币收单渠道,成功落地该行首个数币收单商户,实现了数币的线下扫码收款,系淮安地区农商银行系统首家。截至5月末,该行已经实现了在工资代发、数币收单商户、数币红包等场景的应用,累计开通个人钱包6.5万个、对公钱包651个,分别占系统内开立数量的26.04%、42.27%。

为进一步做好数据赋能业务发展的数字银行建设工作,该行通过聚焦“外部数据、业务数据、风险数据、行为数据、财务数据”的引用、分析工作,进一步唤醒沉睡“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客户标签化管理,促进线上信用贷款的精准营销与投放,截至5月末,3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户数达34134户,用信余额37.68亿元,分别较两年前增加13092户、21.5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