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长期无法跨越而达到高收入水。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5美元,即进入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高于3955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超过12235美元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拉美国家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成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巴西、阿根廷、智利三国在拉美国家中具有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水位居拉美国家前列,与中国处于大体相似的发展阶段,但发展势头不如中国,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之间,过早去工业化和过度城镇化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发展与稳定都受到很大制约。

三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经历的曲折、面临的挑战和实施的政策,对于正处在从中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关键阶段的中国来说,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样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阿根廷早在1962年人均GDP就达到1145美元,巴西1975年人均GDP达到1144美元,分别进入中等收入水。阿根廷2011年人均GDP达到12786美元,用了49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年来仍然在边缘上下波动。巴西2011年人均GDP达到13167美元,年受经济下滑和货贬值影响又急剧回落,2017年人均GDP又回到9821美元。总体来说,阿根廷处在中等收入阶段长达49年,巴西长达43年,智利用了40年才实现了跨越。

对照亚洲成功实现跨越的国家和地区,日本和新加坡为19年,韩国和中国香港为18年,中国台湾用了19年。1967年巴西人均GDP还是韩国的2.2倍,70年代中期两国差不多同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到1995年韩国已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台湾1976年人均GDP达到1158美元,到1995年上升到13129美元,进入高收入水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在于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这种恶循环会反复延续。一个国家可以靠着人力资本、土地资源等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然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后续它会因为本身产业低能、经济结构单一以及出口依赖大等问题而被迫迈入中等收入陷阱。

对于世界产业结构来说,低端产业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这样的产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工的上涨则迫使这些公司往劳动力更低价的公司搬迁。此时,一个国家想发展,那么它就必须形成技术升级、消费升级、劳动力素质升级,不然一方面是持续糟糕的环境,一方面是不断离场的公司,所以中等收入陷阱就产生了。

当然,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后,当地往往生活都比较艰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