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低价游”是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顽疾,应坚决遏制其苗头和市场乱象扩散势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4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目前,旅游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逐步呈现复苏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不合理低价游”、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等现象有所抬头,严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严重影响旅游业整体形象。在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有效增强市场预期。
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非法“编外”旅游企业问题也应重视
(资料图片)
市场秩序关乎旅游业的生命力,与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增强旅游消费信心、维护目的地政府形象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多个旅游目的地被曝出“不合理低价游”、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等市场乱象,对正在恢复中的旅游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合理低价游”是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顽疾和毒瘤,严重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部表示,各地要对“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兜售物品,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要查处一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发布一批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的典型案例,曝光一批影响行业形象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文化和旅游部将对重点案件挂账督办,对市场秩序治理不力的地区开展现场督查督办。
对于通知的发布,春秋旅游、中青旅、途牛等旅游企业均予以了肯定。途牛表示,本次通知的发布,体现了行业监管部门对旅游市场高品质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表示,“不合理低价游”是行业痼疾、行业之痛,期待行业主管部门能够重拳出击、标本兼治,肃清行业不正之风,为游客创造“敢旅游、敢消费”的良好环境。中青旅将发挥行业领军优势,从自身做起,协同各领域行业伙伴,向不合理低价说“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经历三年疫情冲击的旅游市场,正处于有序恢复中,在这过程中,诸如导游辱骂游客、胁迫购物等乱象的出现会对整个旅游市场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接下来很快就会迎来今年除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黄金周——五一假期,在这个时候,文旅部发布这样一个通知,也是希望旅游市场在恢复发展时,能够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市场乱象对游客出游信心的影响。”
吴丽云认为,在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监管的同时,也应提高对一些新兴业态的监管。“很多新媒体平台上,也有一些旅游产品的发布与售卖,包括通过带货主播、网红之类售卖的旅游产品,其供给源头或许根本不具备旅行社资质或导游资质。这类非法的‘编外’企业对市场造成的破坏性更强,更应被纳入综合治理的范畴,但这些‘编外’非法企业不属于旅游企业,不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直接监管范围。”
因此,吴丽云建议,未来或许应该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对于类似的非法“编外”旅游企业加强整治。对此,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也表示,对当下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仅靠文旅部门在职权范围内的行动是不够的,还应加强多部门合作。
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消费端的宣传引导也得加强
除了本次发布的通知,针对当前旅游市场出现的部分乱象,今年以来各地也纷纷展开集中整顿。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发布了《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若干工作措施》,从市场监管、违规查处、规范价格、案件曝光等方面出台16条措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加强旅行社监管方面,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投诉受理平台数据,对每月投诉量排名靠前的旅行社,由所在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进行约谈整改,列入州(市)红黑榜的“黑榜”,并列入全省重点监管名单。
3月27日,在2023年海南省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南省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组织开展旅游消费市场综合整治行动,从旅行社、导游、购物场所、海鲜消费市场、交通出行、旅游新业态、旅游安全等七个方面着手,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坚决杜绝“强迫消费”,遏制“灰色利益链”,严惩“缺斤少两”等行为,完善汽车租赁监管,整治交通、食品等管理,守住安全底线。
不过,对于“不合理低价游”这一市场顽疾,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吴丽云和周卫红均认为,还应加强消费端的宣传引导。周卫红认为,消费者缺乏辨别的能力,对于消费者的宣传力度是不够的,“尤其是低线城市游客的宣传引导,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低线城市游客出去旅游,但关于旅游市场的低价、陷阱等舆论宣传引导是不全面的。”
另外,周卫红还表示,对于消费者的舆论宣传引导,应灵活运用多种媒体组合,才能更为全面深入地触达消费者。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消费者“避坑”与文旅部联合多部门进行市场监管一样,都得慢慢看效果,不能急于求成。
此外,本次发布的通知还在“丰富行业监管手段”中提出“推进旅行社信用监管”,也被业内人士视为一大亮点。通知指出,各地要推进旅行社信用监管,集中有限监管资源,重点监管失信企业和高风险企业。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失信主体“应认定尽认定”,增强信用监管震慑力。
吴丽云表示,对于信用监管的手段可以更强有力一些。“除文旅部门外,还加强部门之间的失信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加强对失信企业和个人在未来的经营、创业、日常生活方面的惩戒,提高失信成本,从长远来看应该会是有效手段,但这需要国家信用体系的持续完善,也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协同。”
此外,吴丽云还认为,本次通知对于处理旅游纠纷舆情给出了明确的态度,即“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处理”“建立舆情监测和迅速响应机制”。“这一点很重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负面信息发酵速度迅速,一旦出现负面舆情,很大程度会影响游客对该目的地的出游信心,目的地的快速响应,可以将负面舆情影响减小,对于目的地旅游市场的恢复影响也能降至最低。”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