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一段有关“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的发言引发了舆论关注。发言人表示,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
公众之所以关注“小修小补”的话题,也是因为以当下城市之大,商业之繁荣,大家找一个修鞋、配钥匙、裁裤脚的摊子却越来越难,我们曾经非常熟悉的便利的生活圈,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楼越建越高,商场越来越高档,街道越来越来整洁,但是,“小修小补”的人间烟火却渐行渐远,小区门口、菜场旁边乃至商店廊檐下的那些鞋匠摊、修车点、裁缝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
商务部等12部门在2021年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确定了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开展相关试点,以上海来说,普陀区入选了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曹杨新村街道被纳入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作为社区商场的曹杨商城,在改造时也为“小修小补”摊位留出了经营空间,让手艺人能继续就业,让居民能享受家门口的服务。
在商务部推动“小修小补”有序回归,打造便民生活圈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类服务业的特殊性,它们本小利薄,市场容量有限,注定难以做大,本身就是就近服务于当地居民,其经营点不可能远离居民的生活圈。所以,不能一味要求这些“小修小补”搞集中经营、登堂入室,搞一刀切的“规范化”,这个业态注定难以承受高昂的店铺租金。
此外,客观地说,这类修补业态的经营场景“不够体面”,往往是几个铁皮箱、一台缝纫机就能支起摊子,零零碎碎的小工具、小配件有一大堆。所以,当一些城市“申卫创文”时,这类业态成为了首当其冲的治理对象。
家门口的修补方便和城市的整治干净,应有一个平衡,对“小修小补”要有一定宽容空间,在守住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底线的同时,要给修补业的微经济留下必要的活动空间,利用好商业设施、小区公共设施的“边角料”,制订精准管理措施,让这些手艺师傅能安安心心守摊子、搞经营。
去年9月,上海修订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不再要求全面禁止“路边摊”,明确区和乡镇政府可以划定一定的公共区域用于从事设摊经营、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等经营活动。这为便民业态回归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空间,也是将具体的决策权交给了基层。
总之,“小修小补”是典型的小草经济,给点阳光就能生长。给它们留下一点城市空间,就会收获家门口的便利。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