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对逾千万武汉市民而言,显得尤不寻常。
2020年初,疫情暴发下的武汉,于当年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宣布“封城”,这个中部大城按下暂停键。
2023年1月8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和其他城市一样,武汉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城春节人气爆棚
兔年春节大年初一上午,笔者在武汉南湖佰港城商城看到,这里人流熙熙攘攘,不断上上下下的手扶电梯里,站满了人,几乎没有空位。
在一楼的网红饮料店前,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些等候的顾客几乎都是年轻人。
二楼的家乐福超市里,除了少数新鲜蔬菜区打烊休市,其余商品区域均在正常营业,货品充足。
附近的中百仓储、沃尔玛等超市里,春节的氛围非常浓厚,广播里循环播放的喜庆乐曲,各种火红的灯笼、春联,无不烘托着浓浓的年味。
这个春节,很多武汉人的逛街日程表里,一定少不了新近开业的、号称“全球最大纯商业体”的武商梦时代。
大年初二中午,笔者一行前往武商梦时代。从石牌岭到该商城不到500米的路上,两个车道均排着等候入场的长长车队。这段平时两分钟左右的车程,我们这天行驶了足足半个小时。好在停车场非常宽敞,进入停车场后很快就找到了停车位。
武商梦时代一楼的“致敬达芬奇”观展区和“超级鸟局”展厅里,人声鼎沸,到处是游玩的孩童和家长。
负一楼的“楚风汉味”美食街区人气尤其旺。各种带有复古风味的小吃店前均挤满了顾客,买一杯奶茶或者一碗热干面,都要等候许久。
在这些商城超市里,在大街小巷里,这个城市的浓浓烟火气令人感到熟悉和安心。这个春节,身处武汉的人能感受到:久违的年味,回来了!
1月27日,据某出行平台发布数据,兔年春节,目的地为武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34%,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02%,其中跨省游订单量占比为65%。
作为知名区域经济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叶青对此有自己的观察。叶青对新京报新京智库表示,今年武汉春节期间来了很多外地游客,主要集中在一些景点,但本地很多市民回老家了。“因为很多人两三年没回去了,所以春节期间景点、商城的人多,街上的人则相对较少。”
据叶青分析,以武汉餐饮市场为例,相对于疫情前的2019年,估计已恢复到八成以上。
有望实现进位晋级
城市发展竞争,仍然风起云涌。
1月5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预计2022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总量达到1.9万亿元左右,同时武汉将2023年GDP增长目标定在6.5%以上。
彼时,成都刚刚官宣GDP超2万亿,跨入“2万亿俱乐部”。至此,GDP超2万亿元的城市已经达到七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苏州和成都。
武汉和杭州,也正在向两万亿元大关迈进。
2020年,对于武汉来说,可谓刻骨铭心。这一年,因为疫情,武汉的经济发展遭遇巨大冲击。
此前的2019年,武汉GDP居“城市10强”第八位,领先杭州逾1500亿元。
2020年,杭州GDP反超武汉,升至第八,并且在2021年继续保持此位次。
1月20日,杭州市公布了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杭州GDP为18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无论如何,走过三年不寻常的抗疫,武汉经济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都可谓不简单,也属不易。正如2023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武汉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
实际上,屡遭疫情干扰下,武汉城市的发展韧性也得益于新兴产业的布局及工业制造的韧劲。
数据显示,2022年,武汉净增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领跑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
“工业稳则经济稳。”近年来,在服务业发展承压的背景下,工业经济正成为不少城市进位晋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撒手锏”。武汉发展的韧性和劲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武汉发展的两大亮点
“疫情耽搁了三年,特别是2022年,我的很多生意都停摆了,希望2023年能够完全恢复过来。”在武汉经营粮油水果配送生意的沈先生对新京智库表示。2022年,由于疫情的干扰,其负责提供食品配送的多家学校、工厂停摆,直接导致其全年业务量减半。
走进这座中部大城的人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正在憋着一股赶超发展的劲头。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武汉市将实施“项目投资攻坚年”行动,加大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力度,更好发挥项目投资“压舱石”作用;实施市场主体壮大工程,加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扶纾困,进一步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在叶青看来,武汉近来的恢复比较好,但在各地拼经济的大潮中,武汉的动作还要加快。近期,多个省市开始走出去,到海外招商。“在这方面,希望武汉拿出更多创新、改革之举,全力拼经济,这是当前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武汉和中国的重新开放会给世界带来新的影响。”
武汉人才资源丰富,在校大学生常年保持在130万左右,各类人才达285万。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在国内各大城市中亦颇为突出,这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砝码。
近年来,武汉充分发挥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13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例如,当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其目标是要将东湖科学城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在叶青看来,这几年,武汉有一个很好的趋势,就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取得很好的效果。除了武大华科这些本地高校的研究院在武汉落户以外,外地的一些名校研究院也开始落户武汉。2022年年底,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户武汉,备受舆论关注。“清华北大以及复旦这样的一些名校,未来怎样在武汉布局研究院,这对武汉的发展也很重要。”
“我觉得2023年武汉发展的亮点,一个就是发挥它的区位优势,第二个就是发挥它的科教优势。要把目前这个好的发展趋势延续下来,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年过去了,疫情的阴霾正在逐渐消退。武汉正在以新的面貌,新的劲头,和中国一起奋起奔跑。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