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扩张后,从首富变成“首负”,宁波富豪熊续强仍在艰难渡劫。
河化股份(000953.SZ)是熊续强的资本运作标的之一,被市场称之为银亿系重要成员。如今,其深陷经营困境。
2021年,河化股份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仅为230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90%。而在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为亏损约185万元。
6年前,熊续强接盘时,河化股份主营业务连年亏损,彼时,雄心勃勃的熊续强豪掷8.4亿元入主。遗憾的是,6年过去了,河化股份不仅未能起死回生,熊续强也早已从宁波首富变成“首负”。
值得一提的是,熊续强也曾推动河化股份进行资产重组。奇怪的是,重组也未能助力河化股份走出困境,公司仍然在艰难保壳。
或许实在没有耐心,河化股份的两大股东均在寻求撤退。继王进文、王翠莲披露清仓计划后,今年5月20日晚,公司第二大股东河化集团也打算减持不超过6%股权,撤退意图明显。
二股东也寻求减持撤退
所持股权很少变动的广西河池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化集团)也动了,计划大规模减持。
5月20日晚间,河化股份披露,公司股东河化集团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2196.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6%。
假设顶格减持,以5月20日收盘价7.05元/股计算,河化集团将套现1.55亿元。
目前,河化集团持有河化股份10.24%股权。如果本次减持计划实现顶格减持,那么,河化集团的持股比将下降至4.24%,成为持股5%以下的普通股东。届时,其再实施减持计划就不需要提前披露了。
通过减持变成普通股东,市场据此认定,河化集团有清仓撤退的意图。
于河化股份而言,河化集团的地位不凡。
河化股份的前身是广西河池氮肥厂,属于河化集团全资子公司。1999年,河化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之时,河化集团的持股比例为60.26%。2006年,河化集团减少3309万股股份,持股比降至49.01%。
2011年,河化集团因为偿债减持了800万股,持股比降至42.34%。
第三次股权变动发生在2016年三季度,河化集团将其所持河化股份29.59%股权协议转让给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银亿控股),持股比将下降至12.75%,由控股股东退居第二大股东。
2020年,河化股份完成资产重组,河化集团的持股比被摊销至10.24%。
从曾经的控股股东到二股东,再到持股不到5%的普通股东,河化集团逐步撤退的路径较为清晰。
除了河化集团外,河化股份的另一名重要股东也打算清仓。
早在去年9月13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王进文、王翠莲计划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不超过6%股权,彼时,二人合计持有公司6.88%股权,清仓意图明显。
2020年3月25日,河化股份通过定增募资,定向发行对象就是王进文、王翠莲父女,合计发行数量为2586.21万股,发行价格为4.64元/股。王进文、王翠莲合计出资1.20亿元包揽定增。定增完成后,二人合计持有河化股份8.06%股权。
去年3月26日,二人所持的股份解除限售,随即在二季度,二人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68.50万股。
今年3月15日,河化股份披露王进文、王翠莲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在今年1月4日至3月7日,二人已经完成减持366.1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合计套现约0.30亿元。
与此同时,二人披露了新的减持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拟减持不超3%股权。如果本次减持计划实施顺利,二人的持股比将下降至2.88%。
易主6年累亏逾4亿
股东要清仓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河化股份的基本面有些糟糕。
其实,除了上述重要股东外,王春明、张利群等股东也实施了减持,机构深圳丽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早已退出前十大股东。
股东争相减持撤退,源于其持股市值在不断缩水,此前的市场预期并未兑现。
2016年,是河化股份发展史上的转折点。2014年、2015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1.27亿元。
2016年,银亿控股耗资8.4亿元受让河化集团所持河化股份29.59%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熊续强持有银亿控股100%股权,借此,熊续强成为河化股份实际控制人。
熊续强是一名资本猎手。1994年,他38岁,弃政从商,一头扎进房地产行业,几年之后,银亿地产跻身宁波地产三强。2011年,银亿房地产成功借壳ST兰光上市,更名为银亿股份。这次借壳,让熊续强看到了资本的魅力,便将目光聚焦在资本市场。
2014年5月,熊续强通过银亿控股受让郑康定等46人持有的宁波普利赛思100%股权,进而间接控制康强电子。
随着控制河化股份完成,熊续强在资本市场打造了银亿系,囊括地产、电子、化工三大领域,熊续强的银亿股份一度成为全国百强房企,市值曾超过500亿元,其也因此登顶宁波首富之位。
彼时,熊续强可谓是雄心勃勃,大有“大干一场”的意图。
然而,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在去杠杆的背景下,熊续强搭建的原本就根基不牢的银亿帝国快速崩塌。2019年,跨界与高杠杆埋下的祸根,让熊续强很快从宁波首富变成“宁波首负”。
于河化股份而言,熊续强入主之时的雄心壮志并未付诸实践,河化股份的经营业绩依旧惨淡。
2016年至2021年,河化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8亿元、2.21亿元、2.31亿元、1.39亿元、2.44亿元、1.62亿元,在波动中下降。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42亿元、0.29亿元、-2.74亿元、-0.61亿元、0.31亿元、0.10亿元,6年的净利润累计数为亏损4.0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河化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完成了对南松医药93.41%股权的收购,交易作价2.66亿元。
南松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抗疟疾类、孕激素类、营养剂类等品类的药物中间体,除供应境内客户外,产品还出口印度、芬兰等国家。
河化股份称,南松医药在医药中间体行业内保持优势地位,其氯喹侧链、羟基氯喹侧链和二噁烷经过了长期的持续研发,合成路线先进,反应技术成熟,在细分领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
2020年,受疫情影响,南松医药的产品需求及产品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助力河化股份扭亏为盈。当年,河化股份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160.40%。
然而,2021年,全球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南松医药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河化股份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二级市场上,熊续强入主之时,河化股份的股价一度达到57.75元/股,今年5月20日的收盘价为18.70元/股(均为后复权后的股价),累计跌幅为67.62%。
熊续强也亏了不少。目前,熊续强的持股市值为6.13亿元,不考虑入主成本,浮亏约2.27亿元(记者明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