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300余起,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2000余个。

同时,公安部还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10起典型案例。其中有2起是“胡鑫宇失踪事件”网络谣言案:文某某为博取关注,在网络平台发布大量“铅山县致远中学死亡17条人命”“化学光头老师银行卡进账260万”等谣言信息;曹某某为吸粉引流,在网络平台频繁发布“胡鑫宇尸体是假的”“胡鑫宇家属被公安机关抓获”等谣言信息。此外,还有云南李某某编造“云南工商学院有女生遭3名黑人性侵”、郑某某编造“本村村民自述去缅甸北打工被割腰子”等多起网络谣言案。

一些自媒体或者个人故意借社会热点事件,兴风作浪,博得流量,骗取关注,谣言的小算盘背后是舆论的乌烟瘴气,甚至形成了社会恐慌氛围,这已经逾越了言论权的边界,踩到了法律乃至刑法的红线上。据之前中央网信办的信息披露,针对借“胡鑫宇事件”造谣传谣、恶意营销炒作行为,已经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894个。

特别是,之前“失踪案”等标签,在平台的算法加持之下成了流量的保障,有些自媒体绘声绘色地制造谣言,毫无根据地将脏水泼向胡鑫宇的老师、亲属,有些故意传播“摘器官”“硫酸毁尸”等耸人听闻的阴谋论。这些自媒体根本就不掌握案件的一手信息,就是为了流量而造谣,就是赤裸裸地吃“人血馒头”,也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三人成虎”的传播效应之下,很多本不复杂的事件陷入了阴谋论的泥淖。

另一方面,目前基于手机传播、社交传播、短视频传播的舆论场新格局,使谣言的生成、传播以及网友“刻板印象”的形成都进入快车道,打击网络谣言要雷厉风行,更需要以高质量的信息公开压缩谣言生长空间。要缩短“真相穿鞋的时间”,要拿出将心比心的态度换位思考当事人的诉求,要站在“人民至上”的高度应对涉及未成年人失踪、女性被侵害等敏感事件。

从公安部公布的10起典型案例来看,很多就是对“摘器官”“嘎腰子”“外国留学生”等舆论热点词的跟风、对集体情绪的迎合、对刻板印象的再加工。某种意义上说,一些谣言是民间诉求的扭曲投射。打击谣言的同时,还要蹲下身子观察谣言的生成、传播的心理机制:这么不靠谱的谣言,为什么有人愿意相信,有人愿意传播?

打击网络谣言,抑制戾气、阴谋论的传播,需要一个良好的、多层次的互联网传播生态:需要政府信息的阳光透明,也要留下新闻报道的正当空间,形成政务发布、新闻报道交叉传播的舆论生态,还需要一个能展开理性、公开对话的舆论空间,让真相淘汰谎言。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推荐内容